StartUp 的 Prioritization(優先級策略) 和你想的不一樣

StartUp 的 Prioritization(優先級策略) 和你想的不一樣

在產品開發團隊當中,不管有沒有跑敏捷開發,產品經理無時無刻都會遇到一個問題:如何排定開發項目? 什麼時候會開發完成?

這裏談的不是日常上 Sprint 要開發的功能,而是新創公司在 Early-stage 階段,針對產品還沒有找到 PMF(Product-Market Fit) 之前,擬定 Prioritization(優先級策略) 該注意的幾個重點。

目錄

定義符合市場需求的 MVP, 你該留意的幾件事

-MVP 的定義是什麼?

MVP(Minimum Viable Product, 最小可行性產品) 對於一間公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「工具」, 因為能透過它快速地去市場上驗證,從 TA, 客戶那裡獲得反饋並改進產品。這對於 Early-stage 的在新創團隊來說更為重要!不需要投入大量「可能浪費的時間或金錢」,只需要不斷地迭代、快速調整產品方向,創造出既能解決客戶問題同時帶來盈利的產品。

具體來說 MVP 有以下幾個重點:

✅ 產品核心價值:解決客戶的問題並創造公司價值

MVP 這個名詞當中之所以有 “Minimum” 這個單字是有它的涵義的。

我們在開發一個產品前,一定會先確認它的產品核心價值,這個「價值」是對標到你的 TA, 市場,也就是上述提及的 「解決客戶問題讓使用者感受到價值,並同時帶來盈利的產品。」

✅ 驗證商業理念:快速測試市場假說

無論是起初的最小可行性產品,然後迭代成可穩定獲利的產品,這過程當中它們都具備 「讓 TA 體驗到價值」 這件事,這個價值就是透過你的產品「功能」、「服務本身」去體現出來。

但體驗到價值與否,這只有潛在 TA, 客戶才感受得到的事。我們往前推,對於產品團隊來說根本不知道「這功能有沒有價值」,只有在推出產品前定義幾個假說,才能快速測試這個 Business idea(商業理念)。

這個假說(Assumption or Hypothesis) 絕對沒有對錯,但你一定要確保產品推到市場後,它是真的能驗證你起初所定下的商業理念。

✅ 與使用者互動:產品功能是和客戶溝通的渠道

有些產品本身有很多問題,但還是有龐大的死忠客戶;有些產品本身的價格在市面上比其他競品還要高,但還是有客戶願意買單。 想必是這個產品讓客戶體驗到價值,觸及到幾個點:

  1. 痛點(解決客戶的痛點)
  2. 癢點(滿足使用者的內心憧憬)
  3. 爽點(需求能即時滿足)

一定要確保使用者能參與到你的產品,讓使用者去和產品功能互動,有互動才有可能讓客戶體驗到價值得到回饋,透過這樣的正循環並不斷地迭代產品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務。

-Early-stage 的新創團隊該留意的幾個問題

一個 MVP 它沒有「我全都要」這種事 … 如果什麼都要,那有可能在產品開發出來之前資金就燒完了,又或者團隊對於目標沒有共識,熱情早早被澆熄了(極為常見) 😭 😭 😭

image

一但在 研究完競品和市場 後,團隊便會開始去策劃產品待開發的功能。 很多新創公司並沒有 MVP 的概念,所以就會發生團隊只有少數 2,3 個人,卻要去打造出市場中百人開發的競品。 最後就會發生老闆不停地壓 deadline、開發團隊不斷地抱怨公司,這很明顯就是團隊目標不一致、溝通不明確的狀況。

在 Early-stage 階段打造 MVP, 實際上可以這麼做:

-從風險角度切入

在充滿不確定性,可以針對市場及資源做初步的風險評估去開發 MVP 再來做迭代,一步步決定產品接下來的發展方向。

針對一系列地評估後,可以抓 60/30/10 法則來開發:

  • 60% 的資源開發風險低、信心程度高,並在短期能快速得到成效、回饋的功能。
  • 30% 的資源進行風險高、信心程度低的功能,通常是產品經理和團隊經過 Brainstorming / Negotiation & debating 的決定,是一種長期規劃的賭注。
  • 10% 的資源就去做讓團隊會興奮的功能吧!

-差異化的產品

如果什麼都是重點那就代表沒有重點。這句話很熟悉吧?

image

沒錯,很多團隊在開發產品的功能時,都是直接把市場上所有競品的功能「再做一次!」,然後重新包裝推到市場上。

今天如果要打造市場上差異化/突破性的產品,絕對不是這麼做,更不是把所有待開發的功能列為 High and Must have 的順位。

比較好的做法是分析完競品後:

  1. 清楚知道競品在哪個環節沒有優勢
  2. 團隊本身的超能力(擅長處理哪些問題)是什麼,並規劃到產品的功能

-做對選擇並做正確的事

  1. 堅持只做 Must have 的功能,並且對標到你要解決的核心問題。
  2. 不要擴張團隊。在找到 PMF 之前根本沒本錢做這件事,只有公司開始成長才需要擴張團隊。
  3. 列下你想學習到的東西,透過這個問題又學習到什麼?Sometimes you win, sometimes you learn. 不論結果是好、是壞,都有值得讓你成長的地方。
  4. 不要沈溺 MVP 產品上的功能,應該把功能當作只能解決一次性問題,只有這樣才能拓寬思路不被既有的想法給捆綁著 - Think out of the box.
  5. Conscious Learning. 有意識地做每件事情,不僅僅是頭腦清醒,而是真的知道你在做什麼!避免在一些起不了作用的事情上花太多時間。

專注問題,而不是 Solution

image

福特汽車的創辦人 Henny Ford 去問客戶:「你需要什麼樣的交通工具?」幾乎所有人的答案都是:「我要一匹更快的馬」。很多人聽到這個答案,於是立馬跑到馬場去選馬配種,以滿足客戶的需求。但是 Henny Ford 卻沒有立馬往馬場跑,而是接著往下問。

Ford:「你為什麼需要一匹更快的馬?」

客戶:「因為可以跑得更快!」

Ford:「你為什麼需要跑得更快?」

客戶:「因為這樣我就可以更早的到達目的地。」

Ford:「所以,你要一匹更快的馬的真正用意是?」

客戶:「用更短的時間、更快地到達目的地!」

然後 Henny Ford 不僅弄了一台汽車來滿足客戶需求,更讓汽車在美國普及化。

身為產品經理的我對於這個真實故事一直有著很大的啟發:

  1. Henny Ford 之所以不是去馬場挑一匹健壯、跑更快的馬,是因為他專注在 Problem Space(客戶問題), 而不是單純的 Solution Space(解決方案)。
  2. 客戶的意見非常重要,但若只依靠客戶的意見,就做不出創新/突破性的產品。
  3. 客戶想要的產品、功能,很多時候自身也想像不出來、說不出口,這需要創意/生活經驗/美好的體驗,才有可以能想像出來,等做出來以後,客戶會說:「這就是我的需求」!

千萬不要這麼做

image

-不要打造瑞士刀

👨🏿‍💼:「如果你能決定要做哪個功能,在我們目前的產品上會先開發哪一個功能呢?又為什麼是個功能?」

🧔🏻:我會先做 A 這個功能,因為它是這個產品的主要核心功能,而且跟公司的 Vision(願景) 也比較符合。目前產品正持續的成長,也拓展到不同的市場,不過回推到幾年前,這個功能可以解決客戶最主要的痛點。

這是我在某次產品經理面試時的其中一個問題之一(面了近 3 小時, 還畫了 Flowchart, Wireframe 把整個功能邏輯給理出來),最後也得到了 offer。

從我自己的經歷和身邊看到的例子,很多創辦人都期望打造出一個像瑞士刀般的產品,認為只要功能涵蓋的領域、層面越廣,就一定能創造出需求,不過現實是殘酷的,等到團隊資金快燒完那一天只能摸摸鼻子四處去接案。

-不要「盲目」地做一個跟隨者

不管你今天是在紅海、藍海市場,無論競爭者的多寡,都不應該「盲目」地去跟隨競品,看什麼抄什麼,尤其是在團隊剛成立的時候!

若你真的要做一個跟隨者,那就做好一個 Conscious follower(有意識的跟隨者)

  • 為什麼競品會開發這個功能?
  • 市場上客戶的需求、反饋到底是什麼?
  • 我們的 Vision 跟這個功能有什麼連結性?
  • 團隊資源不足的情況下該怎麼開發出這樣的功能?

如果今天團隊是有意識並且快速地去跟隨競品,那麽即使在紅海市場中也能夠佔有一席之地。

-客戶要什麼,做就對了?

在產品還沒有找到 PMF 之前,有客戶試用產品/解決方案,這時團隊一定是歡天喜地為這個產品歡呼, PM, AM(Account Manager) 為了 Customer Retention Rate(客户留存率), 當客戶每次提出需求都是馬上點頭答應,或是老闆無情地隕石要求,便立即投入團隊資源去做開發,這在團隊當中是一個很大的致命傷,如果能解決問題倒還好,但如果不經思索直接去解決客戶當下的問題,最後發現客戶要的不是這個,既無法解決實際的問題,三番兩次後團隊也會開始不信任你 …

# 來看個例子:

# 今天客戶說他想要把優惠券上的立即訂購 30% 的字體從 12 px 改為 18 px 而且要 bold(粗體字)

在客戶提出問題時,首先要能定義問題,你才能去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,並且分辨出需求根源是哪一種類型:

  • Must have(需要) 還是 nice to have(想要)
  • 產品功能跟底層需求的 Correlation(相關性) 以及 Causation(因果性)

我們來看一下這個需求彼此的關係:

  • 客戶想要提高訂單量,增加營收(目標)
  • 把字體變大來提高營收(需求)

如果你不經思考可能也會覺得蠻合理的,不過真的是這樣嗎?

功能跟目標需求只有 Correlation 並沒有直接的 Causation, 層層剖析後這麼做的方式會不會更好一點:

  1. 修改優惠券的文案內容,同時放上主要折扣的商品圖片
  2. 寄送優惠訊息給忠誠會員、曾經買過類似商品的會員
  3. 追蹤實際成效

後者感覺上做了比前者還要多的工去解決客戶問題,但它實際的 impact 一定比前者大很多,更不用說持續迭代的複利效應。

對於客戶來說,能得到獲益、滿足的地方絕對不是產品功能,除非這個功能真的真的真的解決很大的問題!

BTW, 在產品還沒找到 PMF 之前, nice to have 的功能應該是越少越好 !!

​​

小心使用這些優先級框架

從少數幾人的新創公司到成千上萬人的大公司,在產品功能上的優先順序通常會倚賴幾個優先級框架,像是:

  • RICE:RICE score = Reach(觸及人數) x Impact(影響力) x Confidence(信心程度) / Effort(工作量及困難度)
  • KANO:定義出 4 種不同層級的使用者需求 — — 基本型需求(Basic, Must-Be)、期望型需求(Performance)、興奮型需求(Delighter)
  • MoSCoW:定義 4 種不同層級的使用者需求 — — Must have(一定要有)、Should Have(應該要有)、Could have(可以做)、Won’t have(不一定能做)

這幾種方法,該用哪一個呢?如果你目前在新創團隊,而且還沒找到 PMF, 那我建議用 KANO 就好!

image

為什麼?

雖然這些框架各有它的特點,但就我的經驗 KANO Model 最能體現出用戶需求以及滿意度!持續運行一陣子,目標專注在讓 5 個、10 個客戶滿意,必能幫助團隊儘早找到 PMF.

​​

Ref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